九十年代末,進入臘月,在農村,家家戶戶還流行炒炒米做糖、拋歡頭過年的習俗。后來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升,這一習俗也慢慢由少到沒。
如今,冬天農家婦女不再忙著蒸米飯、曬米飯了,想解饞,去街上糖坊店買點現成的。
我就喜歡歡頭的那個松脆和滑,甜而不膩。去年和今年都買了歡頭,但沒有了自家做的那個味了。這歡頭看著惹人愛,咬一口粘牙還硬的很,不脆更不松,用開水泡也沒有滑滑糯糯的感覺了。
歡頭的米一般是糯米或者粳米蒸熟后晾曬干了,用沙粒在鍋里炒了經過篩子篩選才能拋歡頭。
估計這樣的歡頭少了蒸、曬的程序,所以不膨松,也不滑糯,除了淡淡甜味有點感覺。
表面相似,但不再有家鄉味了。
這也是偷工減料給味覺造成的傷害。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