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一來了一場說走也就有的旅游,本來是去滑雪的,但怕老腰吃不消,改成逛民宿,感受當地民宿文化品嘗特色美味。
這條街不長,卻別有洞天。每一家民宿都像是一本攤開的書,等待過客細細品讀。有的門前種著幾株修竹,竹影婆娑;有的院子里擺著石磨和竹椅,古樸中透著雅致;還有的在露臺上搭了玻璃花房,月光下,多肉植物飽滿的葉片泛著銀光。
我住的這家叫"云百非霧",主人是個愛竹之人。推開院門,竹制的風鈴叮咚作響,仿佛在訴說山間的故事。老板娘正在廚房忙碌,灶臺上燉著筍干老鴨湯,香氣四溢。她見我駐足,笑著招呼:"剛挖的冬筍,一會兒嘗嘗鮮。"
夜色漸深,街上的燈火卻愈發溫暖。遠處傳來幾聲犬吠,近處有住客在露臺上煮茶,茶香混著竹香,在夜風中輕輕蕩漾。我坐在院中的竹椅上,看月光穿過竹葉,在地上織就一片斑駁的銀網。
清晨,我被鳥鳴喚醒。推開窗,薄霧繚繞在山間,竹葉上還掛著露珠。街上的民宿陸續亮起燈,炊煙裊裊升起,與晨霧交織在一起。老板娘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筍絲面,說是用山泉水煮的,湯色清亮,面條勁道。
沿著石板路漫步,晨光中的民宿街別有一番韻味。白墻上的爬山虎泛著新綠,門前的石臼里盛著清水,倒映著藍天白云。幾個早起的住客在街邊的小店挑選竹編工藝品,店主熱情地介紹著每件作品的來歷。
轉角處,一家名為"云棲"的民宿正在準備開業。年輕的老板正在門口修剪花草,見我駐足,便邀我進去參觀。庭院里種著一棵老梅樹,枝干虬曲,想必開花時一定很美。"等春天來了,梅花開了,您再來住。"他笑著說。
這條街仿佛永遠停留在最美好的時光里。白晝與黑夜在這里交替,卻帶不走它的寧靜與詩意。每一家民宿都是一個故事,每一扇窗后都有一片風景。而我只是個過客,帶著滿心的歡喜與不舍,將這份美好珍藏在記憶里。
離開時,我又回頭望了望這條街。晨光中,白墻黛瓦的輪廓愈發清晰,竹影搖曳,仿佛在向我道別。我知道,這條街會一直在那里,等待著下一個尋夢的旅人。
這也有deepseek的份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