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能找出合影中的我嗎?
在不似春勝似春的三九的近日,翻閱相冊,一張四十年前的黑白照片和一幅十四年前的彩色照片,映入眼簾,令人浮想聯翩,感慨良久。
黑白照中的低矮的平屋,是高淳師范學校大禮堂部分建筑遺跡,它位于昔日西舍教堂和縣化肥廠原址。在這里度過了1958到1961年艱苦建校和勤奮學習的三年;彩照是于14年前首屆兩個班部分學子畢業五十周年的合影(其中已約有包括恩師趙不忮先生夫婦等十多位離世)。
更早的另一幅有些發黃褪色的黑白片是四十年前酷暑中,在南師大1985年文革后首屆函授(常州點)中文本科畢業生合影。十年浩劫后,中學教師人才稀缺。函授自學形式應運而生,我們這些中等學歷者成為幸運兒,有機會考入南師大(函授)中文專業,獲得千載難逢的良機,得以擴展知識視野,提升專業水平。經過知難而上堅韌不拔的不懈努力,克服家庭和工作的多重困難,修滿十幾門科目之后,在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,歷經六年專科本科面授和函授,在不惑之年,終于拿到燙金的畢業文憑。現在本科生太多啦,當時卻真的管用。
歲月如歌,往事似煙。人生匆匆,無法倒退,惟存留影。但總會有些遺憾和傷痛浸入心中,總會有一些值得回味的樂事,也能留住一些甜美的笑容與值得回憶的瞬間。
親愛的朋友,還能認出如今年逾八旬衰老暮歲的筆者嗎?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