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底千家見,濤聲萬壑環。
不須重九日,高會在龍山。
—— 清 · 汪匯《九月十日登游子山》
相傳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,周游列國的孔子帶著部分弟子南渡長江,由楚國來到吳地,登臨高淳梁山(又稱綿山,即如今的高淳游子山)。
這里的明山秀水引發了他對吳楚之爭、田荒人稀的傷懷,萌生了回到魯國的思鄉之心,在弟子們勸說下,年老力衰的孔子由此結束了長達十三年的游歷生活,回歸家鄉。
自此,后人便將此山命名為“游子山”,并在山上祠廟里刻碑立傳,游子山,或稱游山,蘊含游子思歸之意。
游子山:低徊名跡說春山
眼下正是高淳麥浪翻卷的季節,宋代詩人范成大這首描寫高淳春末的七律《高淳道中》更符合真實的春暮田野景象:
有人對高淳的山川做了形象的比喻:游子山是高淳的父親山,固城湖則是高淳的母親湖。千百年來,高淳人甚至有 “見不到游子山就會哭”的民間共識,這種以游子山為代表的“游子文化”的情結已深深植根于了高淳人的血液之中,游子山更是高淳人心目中的圣山。
游子山休閑旅游區位于南京最南端的高淳區,由游子山、小游山、三條壟、塘門山、南栗山、北栗山和花山、秀山、禪林山等組成,總面積達678.3公頃。園內各山體大致呈東北、西南向帶狀分布,低丘逶迤,群峰列錦,山水相間,碧水流韻,形成了南京南大門優美的自然景觀。
孔子在高淳游歷講學的短暫時光,不但將傳播了他的儒家思想,還使得如今游子山腳下的漆橋古鎮留存下了3萬多孔氏家族血脈,這里也成為了國內除山東曲阜之外孔氏子孫最多的地方。
游子山下的漆橋古村落,自古是一條金陵到宛陵的驛道,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漆橋自漢代就是金陵古驛道的必經之處,是連接蘇南、皖南的交通要道。自漢代平當為避王莽之亂,隱居此地,于南陵河構建木橋,方便行人來往,后施漆于橋,故稱“漆橋”。南宋有孔氏遷來此地,鑄成集市街道,繼而孔氏建造宗祠,形成了龐大的孔氏體系。現在成為了江南孔氏第一村。近年來先后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、中國傳統村落。
來到游子山,當然要感受這里的悠閑清雅,正福草堂是不錯的選擇。
晨跑于青山綠水之間,無限的愜意~~
美食必不可少,農家的有機新鮮食材為游客們帶來難忘的風味體驗!
(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《高淳發布》)